|
智能会计:基于人工智能的业财融合(2)发表时间:2023-08-26 13:30 四、怎么办?——智能会计的发展趋势实施路径针对“智能化会计怎么办”的问题,需要探究智能化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实施路径。 (一)智能会计的发展趋势基于会计自身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外部助力,智能化会计由核算反映型会计向智能决策型会计转型(见图1)。具体表现为:(1)工作重点从事后算账向规划未来转型;(2)管理模式从链式管理向网式整合转型;(3)资产管理从以经营性资产管理为重点向战略性资产管理为重点转型;(4)价值层次从总价值核算向责任单位价值管理转型;(5)工作内容从定期的算账报账向瞬时的价值分析和风险管理转型;(6)工作方向从关注内部向内外兼修转型;(7)价值报告从三张报表向多维报告和过程报告转型;(8)预算管理由定期的预算编制向自动生成转型;(9)成本管理从产品成本管理向多维成本管理转型,如工序成本管理、顾客成本管理、时间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10)绩效管理从结果管理向多维过程管理转型;(11)参与部门由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向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转型;(12)服务对象由传统的主要为股东和经营者提供信息向为包含股东和经营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转型;(13)会计核算由传统的按单核算和控制、工作重复、人工处理为主向事件驱动、实时控制、规则可积累、重复性工作自动化转型;(14)时间定位由侧重于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和信息向更注重提供未来事件的相关决策信息转型。 图1 智能时代的会计转型 智能会计由核算反映型会计向智能决策型会计转型的过程中归纳起来重点表现为以下几个变化:财务会计的自动化、管理会计的智能化、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高度融合。 1.财务会计的自动化。智能会计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财务会计的自动化,包含将新技术与财务工作相融合的会计核算全流程自动化、构建去中心化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 智能会计能够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财务工作相融合,实现会计核算全流程自动化。会计核算工作是会计工作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投融资分析、预测、决策等管理活动都需要会计核算的数据支撑。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和会计数据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及价值创造过程。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繁杂,通常存在效率低下、出错率高的现象。智能感知、数据爬虫、光学字符识别(OCR)、电子发票、移动支付、RPA、自然语言理解、基于知识图谱或处理规则的专家系统、会计信息标准以及神经网络等技术,能够将电子和非电子票据等原始凭证进行智能化处理,通过自动验真、自动审核自动形成记账凭证,并自动记账、自动对账。如:在费用报销时,员工把增值税发票等原始凭证通过移动端拍照上传至云共享平台即可;电子发票的使用能够降低数据转换的出错率,提升录入速度及准确率,促使核算快速完成;电子档案和电子合同促使自动审核实现,提高审核效率。在会计信息输出端,也能够将自动处理结果(如多维报表信息)实时地、动态地、个性化地呈现,以供决策者参考。会计智能化借助智能技术和信息展示软件实现会计核算全流程自动化。一些大型集团企业在端到端的流程处理中,把跨系统之间重复的规则处理工作交由RPA来完成。会计核算全流程自动化将财务人员从大量的、重复性高的、繁琐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之不再是传统的“账房先生”,从而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核算效率。 智能会计的发展需要构建去中心化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此平台的构建需要以数据爬虫、OCR、专家系统、RPA、电子发票、电子档案、移动计算、财务云、数据挖掘、数据展示等技术为基础。财务共享服务平台通过运用这些技术,能够将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以及其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集成,以弥补过去会计数据分散的不足;能够提供集团统一的数据管理中心,以完成数据的分类、汇总、传输、分析等过程。原来由财务人员采集获取的标准财务信息,现在可通过平台自动获取,并通过分析加工有针对性地提供给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在实现财务处理的集中化、标准化、流程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自动化,并将服务内容从应收、应付、总账、资产管理、费用报销、资金管理等一般事务性流程领域扩展到税务分析、资金运作、内部审计等流程领域。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能够通过数据集中降低成本,进而实现财务会计的自动化。 2.管理会计的智能化。智能会计的发展趋势之二是管理会计的智能化,通过将人机智能一体化、业财管相融合,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人机智能一体化、业财管相融合的实现,需要以对云共享、大数据处理、物联网、机器人以及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模型等技术的高级运用为基础。人机智能一体化是伴随会计智能化出现的重要管理模式,强调人脑智能、人工智能以及会计环境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融合。智能会计未来会将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深度融合,实现业财管融合。业务、财务和其他管理活动的融合不仅能够使业务流程标准化、智能化,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控制水平。人机智能一体化及业财管融合的实现对智能化程度要求较高。人机智能一体化系统需要科学设计人和智能机器的功能,合理分配二者的任务,同时考虑由此带来的伦理风险。业财管融合系统中,业务人员、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分工更多的是信息应用视图的划分,原始分工将在会计智能化进程中被彻底改变。 智能会计的智能决策支持趋势的实现,需要以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大数据分析、对话机器人、智能诊断、智能预警和虚拟展示等技术为基础,同时运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量经济学和模糊数学等理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运用这些技术和模型,对企业运营产生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等进行实时自动采集并形成数据仓库;然后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及数据分析模型,挖掘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分析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进而通过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供趋势性统计分析和预测报告以及由系统提供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帮助其进行科学分析决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在数据分析结果输出方面,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企业的资产使用情况、收支情况、业务分布情况、盈利状况等数据进行可视化输出,从而使各利益相关者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和分析相应的会计数据,进而做出科学决策。基于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及分析,生成实时的趋势性统计分析和预测报告以及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提供智能决策支持,降低价值创造各环节的成本,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及风险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管理会计的智能化。 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高度融合。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高度融合,很难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会计的本质在于提供信息,未来会计只能区分对内会计信息和对外会计信息,二者相辅相成。本文认为会计信息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对外披露的标准化会计报告。无论社会和科技怎样进步,人类仍然需要经济组织披露共享可比的经济信息。这个经济信息就是会计信息,也就是当前的财务会计信息,它的作用主要是让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信息比较。由于可比性的要求,其内容一定是不完整的,但一定是关键性的、可比的。第二个层次是会计主体愿意对外披露的个性化信息。这一类信息是各个会计主体自愿对外披露的个性化信息,是对标准化会计报告的补充,这极可能是不可比的。第三个层次是会计主体对内提供的个性化报告。这类信息主要是为单位内部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更多体现为内部决策信息。因此,智能时代会计信息应该区分为对外的标准化信息、对外的个性化信息、对内的个性化信息三个层次。 (二)智能会计的实施路径智能会计必须以智能化为基础,即智能共享服务。智能共享服务又需要以数字化为基础,即一切都应数字化,包括资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交易数字化、利益相关者行动数字化等。只有这样才能将非结构化行动转化为结构化数据,才能生成决策者可用的信息。所以,智能会计的发展路径应经历如下阶段:数字化→智能共享→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风控(见图2) 图2 智能会计的实施路径 1.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资产,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推动企业变革发展。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完成数字化转型,只有部分企业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数字化包括经济活动的元数据标准建立、数据获取技术的应用、数据关联模型构建等。经济活动大数据价值性挖掘的第一步是元数据标准建立,通过建立元数据标准构建元数据,为容量巨大、复杂繁琐的各类型数字化信息资源建立一种机器可理解的数据框架。在建立经济活动的元数据标准、构建组织的元数据、搭建完成机器可理解的数据框架之后,需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取数据,并实现对数据框架的数据填充。如:运用数据获取技术获取业务元数据的数据元,即获取业务元数据下的具体数据。数据体系及海量数据获取完成后,则需要对数据背后隐藏的潜在价值进行挖掘,运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构建数据关联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智能共享。智能共享包括财务共享、业财一体共享、智能大共享。财务共享主要将信息集中、资源协同,实现传统财务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财务共享中心将标准化的流程、重复性高的财务工作集中处理,主要处理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资金管理、资金结算和报销服务等会计工作。财务共享主要指核算共享、报账共享、前期规划设计等,以报账为起点。业财一体共享基于财务共享,以业务为起点,以业务驱动财务,管控链条可追溯至业务,从而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内部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当业务发生时,共享服务中心按照业务和信息处理规则将其及时记录,并产生相应的财务数据,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及时共享,使财务对业务进行及时核算及监控,从而提高业务数据准确性、业务反馈及时性、业务线索可溯性,最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智能大共享是在业财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纳入税务、管理决策等,实现业财税管等智能大融合、大共享,打破业务交易与税务数据的“壁垒”,强化会计数据的管理决策支持职能。大共享产生的大量实时数据,包括核算数据、成本数据、资产数据、资金数据、预算数据等,形成数据资产,通过精准系统地进行数据建模分析,为企业集团提供决策支持,实现管理智能化。 3.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风控。智能会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智能预警与智能决策。智能大共享不仅能产生海量的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等,而且能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算法智能地对海量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帮助企业进行智能预警和智能决策。智能大共享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算法,为管理者提供系统全面的数据关联信息,并形成可视化结果智能输出,帮助管理者精准分析其财务状况并做出合理的经营管理决策。智能技术有助于企业实时地分析内外部环境和了解内外部相关信息,掌握自身发展前景及市场发展趋势,智能地发出预警信号,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采取可行的应对措施。可见,智能会计不仅能够使企业管理过程精细化、数字化,而且最终能够实现智能预警和智能决策。 五、结语当前学术界关于智能会计的研究一直保持较高热度。但是关于智能会计的概念、内涵、路径趋势研究还不够成熟,智能会计的基础并不稳固,需要对当前智能会计的“热”进行“冷”思考。本文分析了智能会计之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即对实施智能会计的根本动力、智能会计的内涵和功能、智能会计的发展趋势和实施路径进行了冷思考。首先,本文通过分析传统会计存在的一些天然的不足,进而分析智能会计实施的根本动力在于自身质量提升的内在需求,技术只是帮助会计实施智能化升级的手段和工具。其次,会计的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会计将进行“智能化”变革,应称之为“会计智能化”或者“智能化会计”。从会计的本质和“智能”的内涵分析了智能会计的内涵,进而指出它是智能共享会计和智能决策会计两大模块的有机融合,强化了会计的“反映、监督、决策支持”三大功能。最后,本文认为智能会计的发展趋势是由核算反映型会计向智能决策型会计转型,重点表现为财务会计的自动化、管理会计的智能化、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高度融合。智能会计的发展路径为:数字化→智能共享→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风控。 参考文献[1]刘勤.技术发展赋能会计变革[J].会计之友,2021(19):8 ~ 13. [2]占美松,高祯憬,康均,高军.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的会计稳定与发展[J].财会月刊,2021(16):85 ~ 91. [3]刘梅玲,黄虎,佟成生,刘凯.智能财务的基本框架与建设思路研究[J].会计研究,2020(3):179 ~ 192. [4]李克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模式及应用研究[J].财会月刊,2020(16):76 ~ 81. [5]盛庆辉,李书锋,蒋亚含,黄小琳.智能转型、资本市场改革与会计理论创新——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 2021 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21(6):189 ~ 192. [6]赵丽锦,胡晓明,宋卫.企业智能财务生态系统建设——科技驱动与系统耦合视角[J].财会月刊,2021(21):36 ~ 43. [7]刘根霞.基于企业云的财务创新机理剖析[J].财会月刊,2020(15):43 ~ 49. [8]王爱国.再论智能会计——兼谈智能会计的科学属性[J].财会月刊,2021(21):54 ~ 62. [9]续慧泓,杨周南,周卫华,刘锋,刘薇.基于管理活动论的智能会计系统研究——从会计信息化到会计智能化[J].会计研究,2021(3):11 ~ 27. [10]张庆龙.智能财务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2021(3):9 ~ 16. [11]张敏.智能财务十大热点问题论[J].财会月刊,2021(2):25 ~ 30. [12]傅元略.智慧会计:财务机器人与会计变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68 ~ 78. [13]刘光强,干胜道,姜骞.“区块链+”视阈下智慧管理会计应用逻辑[J].财会月刊,2020(16):69 ~ 75. [14]夏红雨,刘艳云.论大数据会计[J].财会月刊,2022(1):97 ~ 104. [15]孙健,刘梅玲.中国会计学会学术会议综述[J].会计研究,2019(1):93 ~ 95. [16]张超,肖聪,朱卫东,陈绪龙,李正西.财务智能可视化分析与文献综述[J].财会月刊,2019(3):24 ~ 32. [17]应里孟,阳杰.智能+会计:模式创新与职业重塑[J].财会月刊,2020(24):69 ~ 76. [18]杨寅,刘勤,黄虎.企业财务智能化转型研究:体系架构与路径过程[J].会计之友,2020(20):145 ~ 150. [19]刘波,曾绍颖,张晓玮,李琼.医院财务智能化转型路径探析[J].财会月刊,2021(13):36 ~ 41. [20]杜海霞,刘雅兴,陈凌,李娜,吴秀娟.国美RPA的财务场景应用实践[J].财务与会计,2021(9):28 ~ 32. [21]刘梅玲,胡家煜,王纪平,黄虎.企业智能财务建设的逻辑、要素与发展趋势[J].财务与会计,2020(21):18 ~ 21. [22]洪韵华.人工智能视域下企业智能财务的体系构建和应用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8):98 ~ 102. [23]李慜劼,吴华平.基于智能技术的管理会计体系架构研究[J].财务与会计,2021(15):44 ~ 48. [24]张庆龙.智能财务的应用场景分析[J].财会月刊,2021(5):19 ~ 26. [25]秦荣生.人工智能与智能会计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20(18):11~ 13. [26]Sorter G. H.. An "events" approach to basic accounting theory[J].The Accounting Review,1969(1):12 ~ 19. [27]Wallman S. M. H.. The future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part II:The colorized approach[J].Accounting Horizons,1996(2):138 ~ 148. [28]曾雪云,徐雪宁.智能化与信息科技革命驱动的财务成本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9学术年会综述[J].会计研究,2020(2):191 ~ 193. 本文转自微信公共号:阿隆随录 声明:本文文字转载、图片收集自网络,若文章、图片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